翰墨君缘-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


东方书画艺术网: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
编辑:金勇
时间:2020-06-14 11:04:56
翰墨君缘--细读《篆刻学》:文字的由来  

要想学好篆刻,就必须先学会识篆,要学会识篆,就必须了解文字的由来。没错,这部分内容,从大的学科分类上来说,属于文字学的范畴,但它其实是学好篆刻的第一件事,也是成为篆刻人的基础。

(邓散木《篆刻学》第一页)

邓散木先生汇总了中国文字起源的三种传说,分别是: 1、结绳记事说;2、八卦说;3、仓颉造字说。但限于时代局限,邓先生所论并不完全正确,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三种传说一一补充作出说明:

三种影响深远的传说

一、结绳记事说

邓先生的原话是:“上古之世,结绳为政,大事以大结,小事以小结,借以传达意旨。”这显然并不靠谱,只是传说。

(结绳记事)

把结绳当成汉文字起源的说法,最早见于郑樵的《六书略》即《起一成文图》一文,说一切文字由“一”而起,变成其他形状复杂的笔画, 但他只是隐喻汉字由绳形而来,并未言明结绳为汉字源起。(姜亮夫《古文字学》,重庆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本文大部观点、图例均来自此书,下同不再。)

有关结绳的记载,最早见于《易·系辞》、《庄子》等书: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篇》)

什么是结绳记事呢,说白了,就是郑玄注称的“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易》郑玄注)

(现存的结绳记事)

人们为了记事,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表达事情的大小,大事结个大结,小事结个小结。甚至还有结彩色结的方法。实际上,直到现在,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结绳记事的存留。

与之并行的应当还有刻木记事的方法,大事刻大符号、小事刻小符号。

(刻木记事)

但不管是结绳记事,还是刻木记事, 它们都不以语言的语音单位为基础,所以不可能是文字。但它却有一定的民族习惯的含义。比如大小结,乃至长短结、多少结、彩色结等,都必有一种既定的意义,起着表达意思的作用,它使思想更为单一,表义更加概括,说明人类符号记事发展的一种途径,但它决不是文字的前身。

甚至从功能上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弥补有声语言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帮助记忆的一种记事方法,也绝不是语言的前身。

二、八卦说

把八卦说成是文字或文字起源的人,似乎也是郑樵,他在《六书略》的《论便从》中说:

(八卦对应的文字与方位)

文字便从不便横、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字则必从,故(坎卦)必从而后成水,(离卦)必从而后成火,(坤卦)必从而后成巛。

《易纬乾坤凿度》已经把八卦当作天、地、水、火等八个字,这可能是郑氏学说的源头。其实, 古书说八卦,也并未承认它是文字。最早见于《易·系辞下》: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八卦”一名的使用,至早也不过是《易·系辞》与《左传》《庄子·天运》等。不仅 甲骨文中寻不到八卦的踪影,金文里也无痕迹。由此可证“八卦”必然是春秋以后的东西。以八卦为汉字起源者,未免是历史观念模糊不清。

(刘师培像)

很容易理清, “八卦”产生于春秋以后,这时,甲骨文金文已大行其道,所以“八卦”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文字的源头

民国时,国学家刘师培曾大力推广“八卦说”,在学术界影响还不小,至于到了现在,还有不少朋友拿着刘氏的《小学发微》来佐证“八卦说”,咬定不放,实在让人无奈。

如上所述,八卦显然也不是文字的起源,至于字字对应的说法,更是生搬硬套。

三、仓颉造字说

仓颉作书的话,盛传于战国诸子,比如《荀子·解蔽》比如《韩非·五蠹》: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子·解蔽》)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也,背私之谓公。”(《韩非·五蠹》)

第一则《荀子》说法是说:仓颉是个好书者,并且是传承者。注意,并未说他创立文字;第二则《韩非》举了仓颉创造“私”和“公”两个字的传说,我认为这应当是韩非(或弟子)为了服务自家学说所杜撰的依据。

所谓“书”即文字,故《世本》作:“仓颉作文字。”(《周礼·外史疏》引)

孔颍达《尚书正义》引用的资料更多:

其仓颉则说者不同。故《世本》云“ 仓颉作书”,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仓颉黄帝之史官也。崔瑷、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徐整云:“在神农、黄帝之间。” 谯周云:“在炎帝之世。”卫氏云:“当在庖牺苍帝之世。” 慎到云:“在庖牺前。”张揖云:“仓颉为帝王,生于禅通之纪。”如揖所言,则仓颉在获麟前二十七万六千余年。是说仓颉,其年代莫能定!

(仓颉像)

你看,仓颉的生存年代都不准确,显然,仓颉只是传说的一个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很中国化。在中国传统史来看,把巢居时代说成有巢氏,耕种农业时代说成是神农氏,则文字成立的历史,归之于一个帝王,也是常例所容许的。

那么,结论大致是:汉文字源始不可知,想来最早时期,必定或体很多,字形很乱,到了某个时代,有一人(应当是某一族的人)来统一它。这一统一使天下大便。这个族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仓颉族,这应该是汉字源流的一段史影,从理论上讲,也应有这么一回事。

显然,以上三说,都不是真正的汉字起源,传说的性质太重。那么,汉字到底是如何来的呢?

汉字由绘画而来

考察文字起源,必须考察人类起源,中国人的起源,依照考古资料来看,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北中国就已有猿人存在,就是周口店人(1927年发现)。

(北京周口店遗址)

随后1932年又发现了山顶洞人。可知远古中国人,早在石器时代就生息在华北地区,并且有了火,有了砾石、石英石和燧石等工具。山顶洞人甚至还有了雕花的骨角器,雕花的与染色的装饰品。

注意,他们的雕刻、花纹正是象形(或绘画)汉字的基本手法与成分。

人们要生活,必然要有语言,这是可以想象的。

又据雕刻花纹等物质条件的情形来看,则从绘画演变为更近于甲骨文字那种体系的文字,是完全可能的。(据说山东大汶口已发现了较早的文字。)

在安特生氏(anderson)的《甘肃考古记》archaelogical research in kansu《地质专报》(甲和第五号)辛店期彩色陶瓮详细花纹中,有如下四个形体:

(四个图样陶纹)

这四个形体,我们可以认为像马、像日轮、像着衣人、像鸟四种实体,但却不能算马、日、人、鸟四个字,为什么呢?

1、我们文中的兽类字只画两足不画四足,鸟类字只画一足不画二足(甲骨文金文可证);

2、日轮外面的光芒,文字中不需要那么多。而且汉字体系所用的是线条,并无复杂填实之法;

3、马、人、鸟三图形文字上未见过填实的方法(甲金文的填实是材料和工具的原因,与此不同性质);

4、人形既有手足,又有衣饰,则所表为人?为衣?为人着衣?不能确定。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这种比画简单,比文字繁的东西,应是象形文字的先驱。

甲骨金文中的绘画文字

文字发展的历史,由绘画到表形,进而为表意,最后为表音与标音。汉文字的发展,与世界一切文字的发展,其实并无二致。

绘画文字,是绘画走向象形文字的过渡体。从绘画走向文字,有其过程和表现,考察甲骨金文,我们会发现其中大量存在图画文字,又约略分为四类:

1、图画直接省为文字

这一部分文字最能说明问题,因为这些字中,最简的与小篆接近,最繁的与实物最像,中间几个要算是两极之间的过渡形式。

(文字简化史)

由这些字看,我们大致已经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

2、图腾类的图画文字

在殷周青铜器的铭文中,往往在文前或文末,有一个很难认的“字”,为过去研究款识学的人未能解释的文字。这类“字”往往较正文稍大一点,或稍偏一点。这种“字”,大半不可能实指为某字某音,其实这是古氏族社会的图腾(古代一个氏族的族徽)。就好比后来的姓氏一样。

(图腾类绘画文字)

不管图案表意为何,但这些文字来自于图画,是可以肯定的。

3、与庙堂相关的绘画文字

金文中还有大量的“亚”形绘画(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印章商玺三方中就有一方是亚形玺),宋以来释为“亚形”,其实不对,这是古代祭祀的地方,是周以后的所谓明堂、辟雍、世室、重屋等。是氏族时代的人们崇拜祖先的庙堂,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地方,许多事都在里面举行。

(与庙堂有关的文字)

这些图画文字,其意义可能暂时不能解,但同样可以说明文字来自于图画。

4、其他。

金文中有所谓的“析子孙”及“子抱孙形”两种绘画,很可能是生了儿子之后三月告庙的写真。

(析子孙一类图画文字)

表意可能有争论,但实际上大体意义有把握,这应当也是绘画文字。

到了甲骨金文

由绘画开始,发展到绘画文字,直到甲骨金文出现,这才有了现在所知的最早的汉字。尽管甲骨金文还存在如细部繁简不定(比如下图中的鹿和羊)、部位正反不定、偏旁不定等问题,但汉字总算系统化起来了。至此,汉字正式产生了。

(甲骨金文中的鹿和羊)

最后,要注意邓散木先生这里有一句话,很值得深思:

中国之文字,源于象形艺术,衍为六书,既尽文字之用,而其结体仍不失艺术之价值,虽今世病其艰于流通,然中国一切艺术,无不基于文字。

(邓散木《篆刻学》第二页)

或许,正是因为汉字不同于字母文字的特殊原因,使中国汉字保留了足够的艺术基因,因此,中华民族才有了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字所没有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所以,那些鄙薄汉字,为字母文字唱赞歌的人可以休矣。


来源:东方书画艺术网编辑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等资料的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的版权归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的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的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的友情链接

东方书画艺术网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的版权所有 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 copyright 2001-2020 东方书画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k1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的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